玩動靜_稚兒園

要上小學了!小一新生有哪些事情該注意?

七八月暑假即將到來,對家裡有即將上小學的小一新生來說,此時肯定有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爸媽一方面開心孩子終於慢慢長大,可以開始適應社會群體生活,一方面卻又擔心孩子會不會不能接受新環境跟新課程。趁著還有兩個月的暑假時間,以下事情可以先提早做準備唷!

給孩子足夠的心理建設

在開學之前一兩個月起,爸媽可以開始給孩子一些心理建設,像是:

● 先帶孩子去新學校和周邊走走,讓孩子熟悉新環境。

● 爸媽可以分享讀小學的經驗,讓孩子對學校有了期待感。

● 一起去大賣場買上學要用的書包、文具等。

● 調整成上學該有的作息,讓孩子習慣幾點要上床睡覺、幾點吃早餐、幾點出門。

● 培養孩子獨立且自理的能力,例如整理書包、擦桌子、綁鞋帶、拉拉鍊等。

● 閱讀跟上學、上課有關的故事書,讓孩子知道去學校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先有個心裡準備。

與學校老師有良好溝通

對於幼稚園過渡到小學這個時期,校方也知道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新的轉捩點,因此有些學校會安排參觀學校活動,或者舉辦新生座談會、老師電訪家長,這時候爸媽就可以先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像是孩子可能有什麼特殊情況、個性如何,希望老師可以協助多留意。

後續開學後,也可以密集與老師保持聯繫,隨時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與心情,以找出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

關心孩子上學狀況

當九月開學後,孩子開始到學校上課了,爸媽會忽然變得很清閒,不過這不代表完全不用關心孩子,相對的反而要更關注孩子上學的狀況。

在家長下班、孩子下課回到溫暖的家裡後,可以空出30-60分鐘的親子談心時間,讓孩子分享今天在學校遇到的事情、課程是否有問題等,讓孩子知道即使自己不在家,爸媽仍然很關心他,而不是變相地把他丟給學校,對於親子關係也會是正向的發展喔!

如何讓孩子提前適應學校生活?

若爸媽已經發現孩子屬於慢熟型、較難適應新環境,或者專注力較差容易分心,那麼也可以讓孩子參與游泳課程、音樂班、畫畫班等團體課程。

這些課程除了培養體能、創意性等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也可以讓孩子熟悉各種陌生場域,在上學之後會比較容易適應,指令的完成度也會比較高。

延伸閱讀

分享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