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長並不只是學校的事】當爸媽也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愛才能走得更深更遠
當情緒教育在學校蔚為風潮,許多爸媽也在問:我可以做些什麼?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說教,而是更溫柔的理解。從慈悲教室走回家庭,爸媽若能同步參與、不吝示弱,孩子便會感受到愛是可以說出口、也能慢慢學會的東西。讓我們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而不是只會糾正的評審。
當情緒教育在學校蔚為風潮,許多爸媽也在問:我可以做些什麼?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說教,而是更溫柔的理解。從慈悲教室走回家庭,爸媽若能同步參與、不吝示弱,孩子便會感受到愛是可以說出口、也能慢慢學會的東西。讓我們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而不是只會糾正的評審。
其實孩子不是天生膽小,他們只是還沒準備好去面對這個世界的複雜與未知。真正的勇氣,不是毫無畏懼,而是當心裡有點怕的時候,仍願意嘗試那麼一下下。當孩子說「我怕」,不代表他退縮了,而是他在邀請我們,陪他一起走過那一段難。
暑假除了出國旅行以外,其實還可以在臺灣探索平常我們沒有去的的地方。說到夏日,那一定和水離不開關係了,在北部到底有什麼與水有關的地點呢?就來讓我們看看吧!
「為什麼我的孩子又哭了?」、「他只是想引起注意嗎?」──這些常見的疑問,其實都可能藏著孩子想要被理解的訊號。情緒並不是壞事,而是孩子表達需求與學習溝通的開始。當我們學會放下對情緒的恐懼,才能真正打開與孩子的對話之門。
夏天帶孩子去哪裡放電又不怕中暑?「拉傻」分享她帶寶寶前往新竹新開幕的「風城游汐谷」的體驗。原本只是想讓孩子玩水消暑,沒想到整體環境、課程內容甚至細節設計,竟讓她驚呼:「根本是親子界的五星級渡假村!」究竟這家從台北紅到新竹的人氣品牌有什麼魔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吧!
你是否曾經擔心孩子的身高發展落後同齡人?其實,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靠「補」出來,而是靠日積月累的健康生活培養而來。從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到適當運動,尤其是游泳等全身性活動,對刺激孩子的生長板與身體協調性都有極大助益。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孩子長高的關鍵,讓爸媽掌握正確方向,一起陪孩子快樂長大。
「性教育不是太早,而是往往太晚。」近年兒少受害新聞層出不窮,讓許多爸爸媽媽開始重新思考性教育的角色與重要性。其實,性教育的核心,不僅僅是身體構造與性行為的知識,更是一種關於「界線、自主與信任」的深刻學習。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勇敢說不、懂得保護自己,那麼性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又該如何在生活中自然融入這樣的教育?
為期兩週的英倫之旅,實際籌備卻花了大半年。最先敲定的是機票。去程是紅眼班機,我用美國航空的點數換了一張商務艙給老公,好讓他一路睡到倫敦;我和兒子則用點數包下整排經濟艙座位。回程是白天的航班,我改用美國運通的點數轉到英國航空,同樣包下整排經濟艙。整體來說,機票的開銷算是可控的。
我們很常聽到爸爸媽媽會帶寶寶去學習游泳,不過真的很好奇,孩子那麼小能夠在水中學習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神秘面紗吧!以下為各位介紹到底嬰幼兒游泳的學習目標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