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這篇應該是大魔王現身前的最後一篇。IVF(體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後first trimester(前三個月)到生產按照一般產檢流程,沒什麼特別之處。
八月份的抽血一切正常,時間很快來到九月。九月是我們跟生殖醫學中心說掰掰的時候,因為如果檢查一切正常的狀況下生殖中心就會把我們的案子整個移交到孕母指定的婦產科中心,之後以一般懷孕處理。我們在九月第二周安排了抽血和超音波。
此時Crown-rump length(頂臀長,CRL)來到33.81mm,心跳180bpm,預產期2023年4月9日。這裡的預產期是根據CRL推算而來,並非是植入日期,所以前後有近一周的落差。懷孕第十周所以順道安排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 Non-Invasive Fetal Trisomy Test (NIFT)。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大多在懷孕第十周左右進行,從母體的血液樣本裡找小朋友的游離基因,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的狀況。在常見的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如唐氏症)上面,NIFT的sensitivty and specificity(靈敏度和特異度)非常高(如圖),基本上大多是建議做。
上述檢測正常後,產檢就整個移轉到一般產科中心。由於是人工生殖,產科這邊還是安排了專科醫師做額外的諮詢,也就是再找一個醫生來看超音波跟抽血結果……
這裡發生了一件跟醫療無關的小插曲。我們的保險給付IVF,但是保險的程序會拖比較久,所以在植入前我們就跟生殖中心談好,我們可以先付現,然後生殖中心跟保險申請成功後再把錢退還給我們。結果整個保險申請過程變成一個羅生門:生殖中心說保險公司說我們的保險不符合給付標準,但是我們去電詢問保險公司卻又說可以。這種狀況安排一次三方通話就可以解決,但是生殖中心的 “finance manager” (財務經理)就一直以 billing team(計費團隊) 拒絕三方通話為理由無限拖延。整件事情就從七月初流程開跑一路拖到九月底都毫無進展,各種電子郵件往返就是不斷地 “follow up”。九月底我就火了,直接跟生殖中心說:
“It’s 11 am. I will be in your office in Seattle around 1 pm to file an official complaint about Institutional racism and deliberately neglect based on race and sexual orientation.”(現在是上午 11 點。 我將在下午 1 點左右前往您位於西雅圖的辦公室,對基於種族和性取向的製度性種族主義和故意忽視提出正式投訴。)
認真跟你們作生意不好好作,非得要我放大絕。說實話我無意去追究是不是系統性歧視,純粹是要逼這些人認真做事。這種牌在左膠城市(如西雅圖)非常好用,領薪水不好好工作是吧?那我就只好跟你玩遊戲。“Finance supervisor” 就很緊張地跟我說沒有沒有絕對沒有歧視,我說你覺得怎樣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反正我等下就是要去診所告知你們這件事,同時給你們30天處理。30天之後這整件事我就會上報到西雅圖公共衛生部門讓公權力介入。一個小時之後,我們接到生殖中心的負責人打電話來道歉並說會親自處理保險給付。
就欺善怕惡啊,不然咧(攤)。
繼續回到醫療的部分,後續的產檢回到 UW Medicine。Second trimester 通常是每四周產檢一次,但助產士為了安全起見又安排了專科諮詢(他們把IVF定義為 high risk),也就是在正常產檢之外多排三場超音波跟醫生問診,所以second trimester 我們有六場產檢要跑 囧。做小孩真的很像是過關打怪,從一開始最簡單(也最難)的存錢,到後來懷孕中的各種測量,確保嬰兒正常健康地生長,要parent-to-be(準父母)不擔心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
Anyway,一切順利的話,下一篇就是講產前要準備哪些文件證明我們是小朋友的家長,以及在生產的過程中是怎麼安排房間/動線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