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農曆五月端午節的日子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開始覺得變熱了呢?端午節可以說是天氣變化的分界,有關他的傳說當然不會少!以下和大家分享不同的端午節故事吧!
端午節由來|古越民族圖騰祭、紀念孝女曹娥、屈原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大家都會吃粽子、爬龍舟等慶祝。端午節的習俗有著許多傳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呢?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共有三個傳說,包括古越民族圖騰祭、紀念孝女曹娥和紀念屈原。
▋ 古越民族圖騰祭
相傳在新石器時代,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居住著崇拜龍圖騰的百越族,直到秦漢時期仍有百越人存在。他們的文化習俗包括斷髮紋身、在水鄉生活,以龍的子孫身份生活。端午節正正是其祭祖的節日,因此會有爬龍舟的習俗。
▋ 紀念孝女曹娥
相傳東漢有一孝女曹娥,有日與父親渡江,怎料父親掉進江裡數日卻無法找到遺骸,但也沒有找到父親回到岸上的身影。14歲的曹娥不分日夜沿著江邊邊哭邊尋找父親在哪,過了十七天後,曹娥在五月五日也投到江中,在五日之後才抱著父親的大體回來。大家為了紀念孝女曹娥的鍥而不捨,故定五月五日為紀念日。
▋ 紀念屈原
屈原的事蹟有收錄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其為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能力很強,更能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希望能力抗秦國侵略。可惜屈原受到貴族中傷,皇上罷免其而被流放到元、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祖國被毀非常痛心,在五月五日投江自盡。
屈原去世的事使楚國百姓非常哀痛,希望能打撈到其遺體將其好好安葬。因此有些漁夫準備了以米飯、蛋黃、豬肉做成粽子,撐船到江中投下,希望魚群不要吃屈原的大體。除此之外,更有老醫師拿雄黃酒倒進江裡藥暈蛟龍猛獸,以免屈原受傷。因此在端午會有吃粽子、喝雄黃酒、龍舟競渡的習俗。
端午節習俗有什麼?|立蛋、爬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繫五色絲線、戴香包等
端午節傳說甚多,不過其習俗大多都圍繞著辟邪、保平安,其次則為紀念古人而留下的習慣。如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繫五色絲線、戴香包等都有辟邪、保平安、去除疾病等效果,爬龍舟、吃粽子則是紀念屈原而做。
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習俗為立蛋,聽說雞蛋只有在端午節正午十二點時能在地上直立,成功挑戰的人更會獲得一整年好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呢?
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除了游泳以外還會慶祝節日
在此小編推薦汐游寶寶,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使寶貝能安心暢泳,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由於是專屬嬰幼兒的游泳學校,因此在孩子上課過程中,常會配合節日舉辦活動,給孩子無限的想像空間。
汐游寶寶有用專為兒童設計專門的游泳池,每個月也有水質檢測,確保水質數值高於標準,並且配有足夠的救生員確保每位孩童的安全。汐游寶寶的老師皆通過英國最大游泳協會STA的認證,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泳池緊急狀況訓練,課堂的安全與專業值得你信賴。歡迎線上諮詢體驗,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