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外,人們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
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非常需要父母給予的安全感,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情緒發展,究竟該怎麼做比較好?跟著文章一起看下去。
孩子沒有安全感的原因
首先,孩子沒有安全感的理由可能有很多,不一定全是爸爸媽媽沒有哄抱,通常會分成嬰兒心理因素與外在因素兩方面來探討:
1. 心理因素
也許是因為孩子看事情的角度比較負面因而造成不安全感,所以容易受到驚嚇、哭鬧,需要爸媽哄抱才會緩和;也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關注,想引起注意力所以單純哭鬧。
2. 外在因素
外在環境因素層面就很廣泛了,爸爸媽媽管教方式、同學朋友影響、外在環境改變、生活作息有變化等等,都有可能讓對社會還不熟悉的孩子感到沒有安全感。
如何讓孩子情緒穩定?
當寶寶因沒有安全感而哭鬧或亂丟東西時,身為家長的一定感到很頭痛吧!如果希望讓孩子情緒穩定,絕對不能給予責罵或置之不理,這樣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建議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1. 適當的肢體接觸
擁抱和牽手是容易讓孩子有滿滿安全感的方式,也能讓他們情緒穩定下來。不過爸媽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度給予,例如抱整天,這樣反而會造成孩子過度依賴。
2. 多聆聽
當爸媽發現孩子出現不安的情緒,請嘗試去理解,同時引導孩子讓他們說出自己為什麼害怕、不安。一方面是讓孩子有個情緒宣洩的出口,同時也讓他們知道說出這些負面情緒,是有人願意聆聽且相信的。
3. 給予適應的時間與機會
前面說到,外在環境是引發孩子不安全感的原因之一,當孩子到一個全新的環境,總是需要一點適應時間。給予他們害怕跟短暫逃避的機會,讓他們去慢慢適應新的環境與人事物,他們也更能學習如何獨立去面對喔!
想讓孩子有安全感,你還可以這樣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