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和表達情緒並不代表他們不乖,而是他們在呼救。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處理問題,以免對他們造成童年創傷。建立穩定的規律和安全的環境對於幫助孩子處理情緒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理解、關愛和支持,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
孩子哭鬧並非「不乖」|在產生情緒的背後,是孩子的呼救
當常常孩子哭泣、鬧脾氣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才不會讓他們留下不必要的童年創傷呢?在解決、安撫孩子哭鬧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為何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
在進入青少年階段以前,孩子除了學習如何自我探索、適應環境與人際互動以外,更是正在學習如何表達自我。在孩子哭鬧時,很有可能是他需要大人的注意力了——但是他們需要的並非單純大人的注意,而是隱含著無法解釋的沮喪、焦慮、挫折等負面情緒,希望大人能夠協助。在這個時期,孩子因為還在學習當中,因而未能充分以言語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因此才會透過哭鬧來引起大人注意。
在此時,爸爸媽媽記得一個首要的守則: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面對無助的孩子,父母在第一時間千萬不可以用忽視或責罵來教訓孩子,因為這些行為雖然會讓孩子「乖」下來,但問題沒有解決之下、再加上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最終只會讓孩子變得不安、自卑從而受傷,形成不必要的童年陰影。除此之外,在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時,爸爸媽媽亦不能馬上以孩子喜歡的東西如玩具、零食等安撫孩子,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學會了一件事:只要我搗蛋哭鬧,就會得到好東西。
讓孩子逐步學習處理情緒|從正面回應到認識情緒,讓孩子學會選擇不表達方式
在孩子年齡尚小(1-2歲)發生哭鬧狀況時,爸爸媽媽應以正面回應孩子,切勿對孩子否定批判。在此階段的孩子,其最重要的學習能力為感覺統合,因此尤其對外界的敏感高較高;如果以負面回應(如「別鬧」、「不準哭」)應對,孩子將會吸引到錯誤訊息,以為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在此時,爸媽應先幫助孩子把感覺說出來(如「我知道你哭哭是因為跌倒很痛,對嗎?」),並加以安撫孩子,此有助孩子學習、了解有關自己的不同情緒。
在孩子大一點(3-6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學習表達並控制情緒。爸爸媽媽能以溫和的語氣給予孩子簡單指令,並鼓勵孩子慢慢說出來自己的感覺,這也有助孩子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並不能成功表達自己怎麼了,爸爸媽媽可以嘗試和孩子一同了解不同情緒的感覺,如生氣時像有一道氣悶卡在胸中不舒服等等,這也能有助孩子更加深入掌握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逐漸能掌握如果理解並表達情緒時,爸爸媽媽則可以教導孩子冷靜及嘗試解決情緒。孩子在負面情緒時,大人應引導孩子將情感以適當的方式表達、釋放,千萬不要讓孩子將負面情緒悶到心底裏。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可以陪伴孩子久一點,並讓其知道其能安心宣洩情緒,對孩子而言亦能有效緩解壓力。在孩子的情緒回復後,父母能夠教導孩子下次如何表達與處理,如給他一個擁抱、深呼吸、引導孩子清楚說出自己的需求解決事情等,這能使孩子逐漸學會如何解決負面的情緒、減少哭鬧。
除此之外,給予孩子不同選擇亦是一個可以讓孩子有效減少哭鬧的辦法。當孩子做錯事時,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選擇」,而非命令(如「不要在地上塗鴉」);因為命令句只會讓孩子知道「不能」幹嘛,而其不知道他「應該」要做什麼。在此時,如果給予孩子選擇(如「你在畫在書上還是紙上?」)時,則能減少孩子的哭鬧、不當行為。
從游泳開始,讓孩子增強感覺統合、認識自我
以上是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父母能夠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冷靜及表達自我的方法。要學會控制情緒,其實可以從運動開始;而運動的話,小編則建議從游泳開始。從小學習游泳能讓孩子更有自信,更會同時學習到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游泳亦需要遵守指示才會安全。在學習游泳的同時,水上活動也是整個家庭都可共同參與的一項活動。無論是讓孩子在日後報名參加競技游泳,還是在海灘上享受美好的家庭樂,游泳、水中活動都能夠為家庭帶來美好的時光。
汐游寶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使孩子能安心暢泳。除此之外,在汐游寶寶上課時,孩子會需要聽從老師指令才能跳下水練習,在過程中亦會讓孩子學習耐心等候。汐游寶寶有用專為兒童設計專門的游泳池,每個月也有水質檢測,確保水質數值高於標準,並且配有足夠的救生員確保每位孩童的安全。汐游寶寶的老師皆通過英國最大游泳協會STA的認證,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泳池緊急狀況訓練,課堂的安全與專業值得你信賴。歡迎線上諮詢體驗,一同為孩子建立美好的回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