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想像暑假|玩得好,比補得多,更重要
我們不必追求「完美暑假行程表」,而是陪孩子一起找到真正適合的節奏。不論是宅在家裡動手做、和家人小旅行,或參加一場營隊,暑假的價值不在多豐富,而在孩子能不能從中感受到快樂與被陪伴。每個家庭的資源不同、習慣不同,但只要能真心和孩子一起經歷,這個夏天就是值得的。
我們不必追求「完美暑假行程表」,而是陪孩子一起找到真正適合的節奏。不論是宅在家裡動手做、和家人小旅行,或參加一場營隊,暑假的價值不在多豐富,而在孩子能不能從中感受到快樂與被陪伴。每個家庭的資源不同、習慣不同,但只要能真心和孩子一起經歷,這個夏天就是值得的。
惠妮.休斯頓出生自音樂世家,她自身亦才華滿溢,這一切在於她是「天賦」還是「詛咒」?《與你共舞》為你講述的,不僅是歌后惠妮的傳奇故事,更是講述一個人如何成長、奮鬥的心境。
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擔心,讓孩子過早參與團體活動,會不會影響他們的行為,甚至讓孩子變壞?其實,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的孩子,都需要社交與互動的機會,而團體活動正是一個最自然的學習環境。透過與同齡孩子的相處,孩子能夠學習如何溝通、合作、解決問題,甚至培養同理心與創造力。這些經驗不僅讓孩子更適應未來的生活,更對身心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孩子不願意洗頭、抗拒被別人碰觸,甚至對某些觸感特別敏感,例如衣服上的標籤、黏土或麵團,這些行為看似無理取鬧,其實背後可能隱藏著「觸覺敏感」的問題。當爸媽能理解這背後的原因,並用溫柔而耐心的方式引導,孩子才能逐步克服敏感,擁有更自在的日常生活。
你是否曾經發現,孩子不經意地模仿你的行為?當我們希望孩子擁有良好品格、學會管理自己時,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不斷說教,而是讓他們「看見」怎麼做。家庭環境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場域,爸爸媽媽的態度、行為與習慣,將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一生。透過自身的行動示範,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尊重他人、正確理財與管理情緒,讓孩子從小就擁有堅實的品格與能力。
父親過世後,有個女孩自稱是父親二十幾年前在外生下的私女兒,希望我們能接納她成為這個家的一份子,這突如其來的震撼彈將會對這個家造成什麼影響呢?
每天都在催促孩子:「快一點!時間到了!」但他們總是慢吞吞,甚至完全無視,讓爸爸媽媽感到崩潰嗎?其實,孩子不是故意拖延,而是因為他們對時間的概念還不清晰,無法理解「五分鐘後」或「時間到了」的真正含義。如果爸爸媽媽總是用倒數或威脅來催促,孩子可能會變得焦慮,甚至開始抗拒配合。
與其不斷催促,不如幫助孩子學習時間的概念,讓他們能夠預測時間的變化,自然地調整行動。透過視覺化時間、適時提醒,以及溫和而堅定的引導,孩子可以更輕鬆地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爸爸媽媽也能減少催促帶來的壓力與衝突!
孩子的世界充滿無限可能,今天他們或許是太空探險家,明天又變成深海探險員。他們的想像力就像一座等待開發的寶藏,而爸爸媽媽的回應與引導,決定了這份創意能否持續閃耀。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當孩子天馬行空時,爸爸媽媽該如何正向回應?這篇文章將帶你一起探索!
孩子的自我、責任感與同理心,不會憑空長出來,而是靠日常生活中的累積培養而來。每一次「讓他自己收玩具」、每一次「拒絕不合理要求」、每一次「教他怎麼處理失望」,都是幫助孩子長大的過程。爸媽常見的四大教養誤區,你踩了幾個?
今年過年後,我報名了一個初階武術課程,日前終於進入尾聲。
提到武術課,很多人以為我是去「學打架」,或是像格鬥技、拳擊或擒拿術等以壓制打敗對方為主的拳法,但這堂標榜著「為弱者設計的武術課」,卻不以打倒對方為對戰策略,最適合弱者的攻防戰術是「改變局勢、以退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