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電影劇照
傳統的女性在進入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後,都會不自「我必須犧牲自我」,這些都是傳統社會對母親這角色的枷鎖,但除了「母親」這個角色之外,同時妳也可以「是自己世界的公主」,可以保有童心、想要對家人撒嬌的女孩,更是想被好好疼愛寵溺的情人,要如何從「母親」的角色活出自己的人生,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瑪蘿是一個中年母親,已經有了兩個孩子,而今正準備迎接她的第三胎。
瑪蘿的小兒子喬納是個「獨特」的小孩,只要事情不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就會出現讓人難以招架的「崩潰」,比如,瑪蘿沒把車子停在學校某個特定的停車場裡,喬納就會開始大哭大鬧不停地踢椅子,直到瑪蘿終於遂了他的意,才會停止。
這樣獨特的孩子,一般來說,幾乎沒有幼稚園願意收留他,但因為瑪蘿的弟弟馬克是一個有錢人,並且贊助了幼稚園一大筆錢,讓這個幼稚園心甘情願「收留」了這個獨特的孩童。
馬克看著曾經叱吒職場、容光煥發的姊姊,被家庭生活與孩子拖累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黃臉婆,很是心疼,於是主動提議要替即將臨盆的瑪蘿雇請一位特殊的褓母 ―― 夜間褓母,他們與一般褓母的不同的是,他們只在晚上來家裡看顧嬰兒,讓身心疲累的父母,可以好好安眠。
對於中產階級的瑪蘿夫婦來說,這樣奢侈的雇傭關係,自然是難以想像的,更別說每晚入睡後,有一個陌生人就自行在家裡走動,怎麼聽起來都很像是《推動搖籃的手》那個想殺死女主人,佔有男主人的變態角色……
所以瑪蘿斷然拒絕了弟弟的好意。
直到新生兒的到來,瑪蘿每晚都無法安眠,白天還要不斷應付喬納在學校惹出的各種紛爭,終於讓瑪蘿崩潰與妥協了!她答應了馬克的「饋贈」,接受了這個夜間褓母的協助。
夜間褓母叫做塔麗(即片名Tully),她是個20出頭,年輕漂亮的靚女,而且異常地體貼與善解人意,瑪蘿也逐漸發現,塔麗協助自己的不僅僅是照顧新生兒,還包括夜裡打掃房間,甚至會主動烤好一整盤的馬芬蛋糕,塔麗的萬能幾乎超乎瑪蘿的想像與期待,在塔麗的幫助下,瑪蘿逐漸恢復了自信的笑容與昔日的神采。
但是,在看似美好的表象,卻也流動著不為人知的心酸與即將爆發的暗彈……
本片是《鴻孕當頭》的導演傑森·瑞特曼的新作,女主角莎莉·賽隆再次為戲增重,把自己搞成癰腫又狼狽的中年媽媽。
這當然是部探討女性成長(另一種成長,更多的是心靈成長)的電影。
影片雖偶爾搞笑,但多數時候是呈現異常尖銳、令人尷尬的生命情境!―― 當生命僅剩下奶水、丈夫、子女、無奈、尷尬以及一堆的脂肪時,女性該如何自處呢?
相較於我們這一代人,上一輩的女性,多數進入婚姻後,首先放棄的就是自主權(她們當然被灌輸了各種思想與社會期待,「自主」地放棄了自己的所有的夢想與生命的可能,而將一切合理化成為:「當賢妻良母便是女性一生的職志、最崇高的目標與最完美的人生!」);再來,就是不斷地丟棄自己的衣服、鞋子、裙子、泳衣以及最可怕的,夢想!現實是不容許她們作夢的(當然,現實可能不允許任何人作夢,只是母親這個角色的處境似乎更艱難一些!)
而時至今日,女權運動已然浩蕩進行了半個世紀,玻璃屋頂似乎從未真正掀起,女性要兼顧家庭與事業(或說夢想),似乎總要付出更龐大的心力與代價。
一如片中的瑪蘿,她逼著自己成為一個類似女超人的角色,無所不能那樣!但這真的就是女權的勝利嘛?這是值得深思的!
我想真正的女性自覺與成長來自女性在每個階段的自我覺察與平衡,傳統的女性在進入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後,就不自覺放棄了女性的其他角色,意思是,因為「身為母親」,所以我必須「為母則強」、「我必須無條件愛護子女」、「我必須犧牲自我」,這些都是傳統社會對母親這角色的枷鎖,當然,不是說上述觀念「不正確」,但在「母親」這個角色之外,同時妳也可以「是自己世界的公主」,「是保有童心的女孩」、「是偶爾想撒嬌偷懶的女孩」,更是「想被好好疼愛寵溺的情人」、「想展現自身魅力的女人」,但所有這些想望與角色似乎都被「母親」這個角色強勢掠奪走了,因此「如何把自己從母親這個角色中解放出來」,可能是當今女性成長的另一個醒覺!
(下面為了討論本片,所以會爆雷,請尚未觀影的讀者,暫時迴避吧。)
片中的塔麗,其實就是那個無所畏懼的、年輕衝動的、精神充沛的瑪蘿,她有著瑪蘿所懷念的一切美好,要身材有身材,要美貌有美貌,要愛情有愛情,要男人有男人,要活力有活力;但是,她也呈現了莽撞、衝動、不夠智慧去處理各種人際紛擾……
所以,變回塔麗的瑪蘿,就完美了嘛?如果這樣的瑪蘿還不完美,那究竟怎樣的瑪蘿才是完美的呢?
以我自己的體驗來說,我覺得瑪蘿需要的是找回塔麗的無所畏懼、敢於作夢的勇氣!因為害怕改變、恐懼挫折是成長過程中不斷被深化的生命處境,越安逸就越容易失去改變的勇氣與冒險的精神,當然,不是說中年人一定要去冒什麼險才是對的,而是我們是否還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去迎接生命中的每個選項與挑戰?我們是否還能像「初次」那樣地經驗每次的驚喜與摔倒後的成長?
這也許是最困難的部份,卻也是瑪蘿真正需要從塔麗身上找回來的生命質地吧!也是我們每個人可以藉由喚回年輕的自己,而重新充電、再出發的「初心能源」吧!
(雷區結束)
最後來談談片中的喬納,他其實是個有趣的例子,開場,瑪蘿就用刷子在刷著喬納,這種特殊的方法叫「威爾巴格刷法」,是一種減敏療法(根據片中的描述),讓喬納習慣刺激,降低他對週遭事物的敏感度。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試圖去尋找喬納到底是怎麼了?他奇特的症狀到底是屬於自閉症的範疇?還是過動症的症狀?但我始終沒查到相關資料,但也因此,我挺感謝導演的,因為他沒有輕易地就給他安上了一個疾病,那樣太「便宜行事」了!這樣說的原因是,精神科醫學其實不斷在「製造」人類的疾病!就某方面來說,也許這是隨著醫療的精細而不斷提昇的準確醫療,就這方面來說,當然是好的,因為越精細的診斷,代表誤診率的降低,與正確醫療提昇的可能。
但,同時也有人質疑,難道不斷增加的病名與種類,不是另一場「藥商」或利益集團操控的陰謀嘛?因為這代表他們可以賣出更多種的藥,告訴更多人:其實你沒自己想的健康,你需要這些更特定的藥來幫助你恢復健康!
就像,世界現在有一股反思潮,讓大家重新去思考、認識所謂的憂鬱症、或動過症等情況,雖然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比例是真實確診的患者(就是真的需要接受治療的),但應該也有一定比率是被過度解讀後,強安的病症吧!?
而喬納的例子,也正說明了,也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們就是需要被特殊的對待,他們需要更多的耐心與關注,但是,他們不是病了!他們只是另一種我們不熟習的天使的形式而已!而編導沒有刻意替他安上一個簡單的病名,則更強調了,面對特殊的孩子,我們需要更多的愛心與智慧去協助他們,而不是簡單地診斷出個病名,開些類似鎮定劑的藥物,就輕易打發了!這是我欣賞本片的一個點。
當然,我也有不太欣賞的地方,我始終覺得結局收的太過草率,似乎少了些上升的高度,讓觀眾沒有足夠的餘韻去回味,不過,以母親節檔期來說,真的是一部挺特別的電影,很適合去感受一下地方媽媽們的生活窘境與她們都是如何過度厭世期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