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感情基礎來自於雙方彼此的互動連結;透過不斷學習與練習,就可以產生愛。愛也許不是與生俱來,但可以透過相處和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產生了深厚感情。而我們也在陪伴的過程中,找到愛孩子的方式,並學習成長為更好的自己以及父母這個角色。
內容目錄
Toggle育兒迷思之四:愛孩子是爸爸的天性
TED有一個很精彩的兩夫妻一起登台的演講:“育兒中不敢提出的禁忌話題”:Let’s Talk Parenting Taboos 這對夫妻以前從事和約會戀愛有關的事業,後來有了三寶之後,發現在育兒中的禁忌話題竟然比男女兩性方面的禁忌還要多。第一個育兒禁忌他們談到的就是:關於來自爸爸的愛。
先生說他第一次在產房將剛剛出生的嬰兒抱過來凝視的時候,並沒有期待中的巨大的愛的衝擊。他說在小孩滿一歲之前,他都只覺得自己是一個還不錯的叔叔:認真陪伴孩子、精心照顧孩子,就是在這樣的朝夕相處之後,他才慢慢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個真正的爸爸。
這個從叔叔變成爸爸的過程,是很多人的真實經歷。我家先生在老二出生之後的主要任務是照顧年僅2歲的老大,我負責照顧新生兒,表面上我家爸爸在這個養兒育女的過程中都表現得和其他爸爸一樣,再正常不過了,直到有一天我們聊到父母對孩子的愛,他向我承認:「其實老二出生的時候,我無法像你一樣對她馬上就有愛,我只覺得她是我的女兒,所以我需要照顧她,我是和她相處了兩年之後,我才覺得我有愛上她。」
我聽了非常訝異,原來,來自父親的愛和來自母親的愛差這麼多,之前的我一直相信:爸爸從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小孩就會愛上他,愛孩子是爸爸的天性。
我之前關於爸爸對孩子的大迷思,也許來自於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經常會在小說或者電視出現的言情故事:通常女主角都是大美人又潔身自愛,男主角都是豪門後代又英俊有才,故事中男女主角非常相愛,後來可能因為家庭背景、或者戰爭、或者天大的誤會(通常都來自於男主角的媽媽)而痛苦分離,無法結成夫妻。
故事中永遠不變的情節是,分手之後的女主角突然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她毅然決然把孩子生了下來,堅強獨立的把孩子養育成一表人才,成年後的孩子終於遇到自己的爸爸,這個爸爸和孩子一見如故,疼愛有加,甚至遠遠超過其他孩子,最後,不管多少人反對,這個爸爸執意將自己龐大的事業傳承給這個後來才出現的孩子。
因為我自己的先生的親身經歷,也因為在水中教學時見過太多的爸爸們,我對這個先入為主的傳統觀念多了一份觀察和思考。後來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我們看到的和聽到和故事出現的情節相差甚遠,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小龍女的故事。22年前已婚的成龍說他犯了一個「全世界男人都會犯的錯」,曾經是「亞洲小姐」的媽媽吳綺莉很高調的召開記者會公開這段婚外情,無辜的女兒吳卓林在媒體的極度關注下出生並長大。
和傳統小說情節背道而馳的是,這個20多年以來,成龍拒絕和這個他承認的女兒見面,也沒有付過任何的撫養費,在他身家上百億的資產分配中,有一半是給太太和孩子,有一半是給慈善機構,沒有一分錢留給自己的骨肉小龍女。2018年他的回憶錄「還沒長大就變老」,書中提到他的不同名人女朋友、揮金如土、奢侈荒唐,甚至包括多次召妓……但是,他只字未提他的女兒,儘管他們之間的多年糾纏一直是娛樂新聞頭版,儘管小龍女長得非常的像爸爸。
成龍對自己的女兒有愛嗎?我想,除了沒有任何的愛,他應該還有的很大的懊惱和很深的悔恨,對於他而言,如果沒有所謂的小龍女事件,這個人人皆知的國際巨星就不會被迫面對媒體認錯,那是一段讓他名譽受損千夫所指的黑暗歲月,所以,即使他知道這個女兒是他的後代,但是又能怎樣呢?他對她是既沒有感情也沒有愛,有的可能是怨恨和後悔。
你會覺得像成龍對待小龍女是冷酷無情嗎?可是好像這樣的爸爸還蠻普遍的,我們時不時可以在生活中或者八卦新聞看到類似的事件,通常這些爸爸們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自己的領域也有很顯著的貢獻,有一部分人還非常熱衷慈善和公益活動,但是在處理與子女的關係方面,尤其是像小龍女這樣的私生女,就是有說不出的冷酷,甚至是絕情到了旁人無法想像的程度。
他們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成長
做為一個對親子關係很有興趣的觀察者,我其實覺得這些爸爸們儘管不是好父親,但是他們絕對不是冷血動物,甚至他們中大部分的人都很有熱情和感情細膩,只是他們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的子女。沒有善待自己的子女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像成龍這樣的「絕情」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成長,所以親子之間沒有任何感情基礎,也就不會有深厚的親情。
無情和絕情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之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的,只是後來有一方變心了而讓這段感情變質了或者終結了。如果本來就沒有以「愛」為存款的感情帳戶,就不會發生將存款全部提走或者轉帳到其他帳戶。也可以說,他們本來就沒有心在對方身上,那麼也就不存在變心。
但是,我們的文化和教育讓我們有根深蒂固的信念:血濃於水啊,血緣關係一直都是我們華人最重視的呀,連自己的親身子女都不管不顧還是人嗎?其實他們的表現恰恰表現出來他們是人,以及最根本的人性。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都需要感情的基礎,感情基礎來自於我們雙方的互動和連結,愛不是因為對方的角色或者血緣而發生,愛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需要雙方的參與才可能會產生的結果。
請注意,我用的是可能會產生的結果,爸爸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不代表一定就明白了真正的愛,但是不參與的結果一定是什麼都沒有。
我家先生說,他無法對待剛剛出生的老二像我一樣的一見傾心。媽媽的愛和爸爸的愛的確不一樣,因為媽媽孕育了生命。十月懷胎是一個辛苦的過程,那是媽媽們和還沒有出生的孩子之間產生連結的階段,所以當寶寶第一次出現在父母面前的時候,爸爸的情感沒有媽媽來得強烈是很正常的,爸爸需要時間和寶寶在一起共同創造屬於彼此的回憶,深厚的父子關係是在每一天的吃喝拉撒睡、以及不斷犯錯又和好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建立和培養的。
在孩子最需要被照顧的嬰幼兒階段0-4歲,除了媽媽的悉心照顧,爸爸的親力親為尤其重要,因為這個階段的安全依附關係會促進孩子的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感,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成年後會有幸福和諧的人生,這是所有為人父母的心願,實現它的前提就必須要從父母的親自陪伴開始做起。
很重要的一個結論,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前提都是雙方的感情基礎,感情來自於生活中的互動和共同回憶;每一個男人都可以變為爸爸,但是真正的「父親」並不多,因為這個神聖的角色需要爸爸們不斷的學習、反省和提升。
只有在親子陪伴中,爸爸才有可能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父親,只有成長為了父親,我們才有可能完全的領悟「愛」的真諦,只有領悟了「愛」的真諦,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活過了這個短暫、美麗又充滿了挑戰的人生。
做為爸爸的你,是否已準備好親子陪伴、不斷努力學習,最終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父親了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