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動靜_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 |關於貼標籤這件事−你如何形塑你的孩子?是有限制的?還是有各種可能?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成長性思維

從小到大,我們被貼過不少標籤。有些是別人為我們貼上的,有些是自己幫自己貼上的。你們又是如何看待這些標籤呢?看看這些標籤如何限制了你!舉舉我的例子吧!從小到大的經驗讓我覺得,我是個害羞的人、我是個不善交際的人、我是個敏感的人!但是目前,我卻做了一個完全不適合我個性的工作,一個講師!這完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生涯規劃。

最近很紅的『成長性思維』概念,是由史丹佛心理學教授卡羅・杜維克(Carol Dweck)提出。過去人們認為聰明才智、能力和個性是與生俱來的、不可改變的觀點被推翻!杜維克教授認為我們聰明才智、能力、甚至個性都能經過後天的練習、調整、親友的支持而獲得成長與進步。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我們多常用著從小到大的標籤限制著自己?用著主觀的觀點限制著我們的孩子?「我不行!」、「我不會!」、「我不能!」、「我無法!」,這些話是否曾在你的腦袋瓜裡扎營無數次趕也趕不走?而這些話是否也不時在你的孩子口中吐出無數遍,提醒著你們彼此改變似乎是很荒謬的一件事?

我的小兒子天生氣質慢熱,他不太會主動跟人打招呼。常常遇到長輩或是管理員跟他打招呼,他也不太會回應大人,以前我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會做的反應都是,主動告知大人:「不好意思,他比較害羞!」

有一次出門,樓下管理員跟他打招呼。他跟往常一樣,不做任何回應,低著頭離開現場,留下尷尬的我和管理員⋯,我覺得這樣好像也不太妥⋯,於是,我問了他:「叔叔剛剛跟你打招呼,你沒有回應他,叔叔好像有點失望!」,小兒子垂著頭說:「因為我比較害羞啊!」。孩子的回應頓時讓我憶起了翩翩老師的書「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內容,內心為之一震。我發現,我的孩子已經將我對他貼的標籤內化了⋯

孩子害羞不代表他就不能跟人打招呼,這是兩回事!但卻因為我擔心大人們對他的眼光,總是習慣替孩子合理解釋這樣的行為,卻不小心限制了孩子的思想。我告訴孩子:「其實,叔叔他們跟媽媽打招呼的時候,我也會有點害羞⋯但是我會勇敢的跟叔叔回應喔!你下次也可以試試看!」

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我看到了我的兒子開始慢慢回應了大人的招呼⋯,也許靦腆、也許畏縮,但是他開始願意嘗試。於是我在一次的打招呼後,決定給孩子一點鼓勵。我告訴他:「媽媽剛剛看到你主動跟叔叔打招呼誒!你進步了呢!你好有禮貌!叔叔看到你跟他打招呼也很開心呢!」,帆帆害羞低著頭不語⋯但是嘴角微笑著⋯

今天,小兒子一上車,我們就互牽著手聽他聊天。他告訴我:「媽媽!我今天有跟叔叔打招呼喔!」,我回答:「是啊!帆帆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我知道我的孩子,透過鼓勵,他已經習得禮貌這件事。也學會勇敢的克服自己的不足,不被自我的觀點所限制。這正是我樂見的!而孩子的學習也正是我們的學習!每當挑戰前來,將「我不行!」、「我無法!」拋開吧!改成「我可以試試看!」將鼓勵給自己,告訴自己我們是不受限的!擁有任何的可能!

延伸閱讀

分享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