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許只是不同|理解何為「神經多樣性」

你是否曾經擔心過孩子「發展落後」或「行為異於常人」?別急著給孩子貼上標籤!神經多樣性告訴我們:差異,不等於缺陷。從自閉症、讀寫障礙到妥瑞氏症,這些都是人類大腦自然變異的一部分。理解神經多樣性,是給孩子最大的支持與尊重,也是開啟他們潛能的第一步。本文將從基礎概念、早療建議到親子相處方法,帶你一起走進神經多樣性的大腦世界。

神經多樣性是什麼?|認識每個大腦獨特的運作方式

Neurodiversity(神經多樣性)由澳洲社會學家Judy Singer於1998年提出,指的是由於神經結構不同而產生的多樣化思考與行為模式,包括自閉症、讀寫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妥瑞氏症等。這群人約佔全球人口20%,他們不是病人,而是以不同於大多數人的方式感知、理解與互動。

在過去,這些差異常被視為問題,但現今,越來越多教育與心理專業者提倡以尊重和接納的態度看待神經多樣族群,重視他們的獨特性與潛能,而非一味試圖「矯正」。

如何協助神經多樣性孩子?|早期介入與生活適應是關鍵

當孩子在三歲左右仍出現語言、社交或行為發展遲緩,家長可考慮尋求專業評估。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並不代表孩子「生病」了,而是幫助孩子依據自身特質,獲得適合的引導與學習方式。例如,自閉症兒童若對光線或聲音敏感,適合安排小班制教學,並減少感官刺激,讓他們能在安全感中緩慢建立社交互動。

同時,學校作為孩子主要生活場域,也應積極推廣神經多樣性理念,打造友善環境。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步調,是培養自信與適應力的基礎。

親子互動的轉變|從「我要你改變」到「我們一起找方法」

孩子生活在有許多固定規則的大環境裡,但這些規則未必符合每個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需求。若孩子因神經特質而無法完全適應,父母不該急著用責備取代理解。

可以從小小的問題開始,例如問孩子:「你覺得現在可以怎麼做?」這樣的提問,給予孩子自主思考與參與感,減少親子之間的對立,也讓孩子有機會展現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母也需要練習接納「不完美」,理解社會的標準不應是唯一衡量孩子價值的尺規。與孩子一起尋找可行的生活節奏,比強求「變正常」更能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

簡單動作帶來大改變|活化左右腦,幫助情緒平衡

在實務治療中,常會利用簡單的肢體活動來刺激左右腦平衡。例如在說話時讓孩子左右來回走動,或透過眼球追蹤練習,促進腦部活化。左右腦的協調,有助於情緒管理與思緒整理,尤其對情緒起伏較大的孩子特別有幫助。

此外,家庭互動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溫和的小技巧,比如散步、擁抱或一起做深呼吸練習,這些不僅能降低壓力,也能在無形中修補關係,讓親子雙方在平靜中重新連結。

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了解孩子大腦的語言,陪他們走出獨特的成長之路

神經多樣性讓我們明白,孩子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他們的世界觀、本能反應與學習方式有著天然的差異。每一個不同的大腦,都值得被理解與珍惜。

當我們願意放下成見,學習傾聽孩子內在的節奏,不只改變了他們的未來,也重塑了親子之間更深的信任與愛。走在這條接納與成長的路上,孩子與大人,其實都是彼此最好的學徒。

汐游寶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使寶貝能安心暢泳,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

汐游寶寶的老師皆通過英國最大游泳協會STA的認證,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泳池緊急狀況訓練,課堂的安全與專業值得你信賴。除此之外,在汐游寶寶上課時,老師會以不同遊戲、元素帶入練習,使寶貝能夠全方位加強五感體驗、激發創意,更能養成如何學習遵守、進行不同規則、生活習慣。

汐游寶寶有用專為兒童設計專門的游泳池,每個月也有水質檢測,確保水質數值高於標準,並且配有足夠的救生員確保每位孩童的安全。

歡迎線上諮詢體驗,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

延伸閱讀

汐游寶寶
汐游寶寶

台灣唯一在政府立案規管的嬰幼兒游泳池
英國STA認證的專業師資團隊/台灣唯一的英國STA嬰幼兒老師認證機構
尊重與愛的教學理念/使命:既教孩子學會游泳,更促進親子依附關係

文章: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