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動靜_Doris_冥想

在親密關係中回歸自我|從冥想出發,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

當我們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的同時,我們就會創造出一個空間,那個空間讓親密關係中的每個人都得以喘息、得以伸展,一旦有了喘息與伸展空間,對方才會看見我們的需求,也才有能力給予回應。

我從小就喜歡神秘學,百慕達三角洲、埃及金字塔、馬雅文化、原住民神話等,都是我一看就愛上的雜學,20多歲時接觸冥想練習,期間斷斷續續的,一直很難進入所謂修煉的核心概念,每次看到別人欣喜地說「我感覺到了!」我都是一頭霧水,覺得自己真是麻瓜,除了感受到冥想時呼吸困難、盤腿坐到腳麻痺以外,什麼都感覺不到!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慧根,還是乖乖看書學習知識,幻想自己有天也能像那些修道者一樣豁達。

IMG 0354

30歲開始接觸哲學後,覺得自己好像開竅一點,遂又開始一頭熱地栽進靜心冥想、內心實相等身心靈層面的知識或練習,可惜駑鈍如我,還是沒能頓悟出什麼大道理……直到今年春天。因緣際會,我在情緒治療的專業指導下,從最基礎的呼吸練習開始,搭配穴位按摩、冥想引導,我漸漸感受到自己心境的轉變,甚至感受到身邊的人跟著我一起放鬆、一起前進,所有生活中的難題竟這樣順流而解。

當我驚喜地告訴治療師,我因冥想練習而帶來的意外轉變時,他告訴我:「專注在呼吸練習的時候,我們會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甚至是只注意到吸吐之間的氣息,用這樣的慣性回到日常生活中,因為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於是拓展出一個空間,那個空間讓親密關係中的每個人都得以喘息、得以伸展,一旦有了喘息與伸展空間,對方才有機會看見我們的需求,也才有能力給予回應。」這時我突然恍然大悟,一直以來我被教導著:「要為他人著想!」讓我誤以為人際關係中,必須以他人或大多數人的需求為依歸;「做人不能自私」、「要換位思考」、「以大局為重」,這些都是從小被告誡的金玉良言,這樣的耳提面命幾乎已經成為我的人格指標,做任何決定前優先考量的總是他人,而不是自己。

事實上,不只是我,很多人從小被教導的做人處事觀念也是這樣,所以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總是努力地一直在要求彼此配合,事實上卻是配合對方而失去自我。

本來,我以為在任何親密關係中,為了對方改變自己是一件最貼心、最不逼迫彼此的方式,沒想到卻因為忽略自己的需求,間接在關係中產生無形的、不可言說的壓力。在面對女兒即將邁入青春期前期的此時,我能因冥想靜心而有如此收穫,進而給予青春少年更多成長空間,真不枉費我過去20年來的麻瓜探索過程,也提供給所有在親密關係中遇到瓶頸的人參考。

延伸閱讀

分享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