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不傾向一次性活動,所以當大家忙著過西洋情人節、白色情人節時,我們家想的是:驚蟄過後要翻土插秧了!當購物網站換上母親節檔期banner,我則是忙於立夏前後的補秧、除草工作。
時序進入秋末冬初,即使冷氣團尚未來襲,都可以透過每天早晨的露水、菜市場裡的蔬果菜色、陽光斜照的角度……感受到冬天正緩步徐行地來臨。女兒很怕熱,還不到夏天,她就會很誇張地喊著要吃冰、要開冷氣,前陣子騎車出門,竟也自己主動說要穿外套,可見天氣真的變涼了!
我長年修煉自己隨著四季更迭生活,儘量用身體各個感官去體驗季節變化,儘可能運用體內的調節機制對應外在氣溫,自行調整合適自在的體溫,也期望孩子在水泥叢林間,能透過一點點的生活修煉,保留一些野性的生存本能。
有別於商業社會的年度計劃,幾乎是跟著購物節慶過日子,我這幾年刻意生活「倒退嚕」,跟著24節氣過生活。
在台灣新冠疫情最嚴峻的今年,我與幾位同好家庭,更刻意安排大半年的家庭農耕活動,透過與農田共同工作,更能親自感受每一個節氣的變化──當大家忙著過西洋情人節、白色情人節時,我們家想的是:驚蟄過後要翻土插秧了!當購物網站換上母親節檔期banner,我則是忙於立夏前後的補秧、除草工作;等到賣場吹起一片冰涼購物季時,我與農夫則是密切關注氣象報告,該是曬田、挵花的時節,可千萬別連日大雨啊!
跟強調自我意願的「購物」相比,農耕活動不但要配合稻苗成長的狀況,還要觀察天氣變化,以及所有參與人員的時間、體力及機具的安排,整個農耕過程變數很多,在農業社會時期更是如此,每到插秧、除草、收割等需要大量人力在短時間合力完工的農務,總是要集結所有村民的力量,大家放下個自生活中的要務,撥出共同的一天,為這塊田而努力。
雖然知道坊間有很多農事體驗的親子活動,也會在插秧、收割時期舉辦百人活動,不過,參與的親子多是兩手空空到現場,付費參加「一次性」踩泥活動,少了真真切切的農事觀察及瑣事準備,不論是插秧或收割,活動結束也無法觀察自己付出的勞力成果。
這次我們為期大半年的農耕過程,每一次的行動都是為下一次農務舖路做準備,比如插秧要平均,當我們心煩意亂地胡插一通時,結果就是秧苗亂長,到了除草時,還得花上數倍的力氣拔起已深根的幼苗,重新再歸位;而整地時若翻土播得均匀,福壽螺撿拾得乾淨,幼苗也會長成得更健康,減少後續補秧工作。
我向來不喜「一次性」的體驗活動,要能產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經驗,一次怎麼夠呢!即使早在孩子3歲大,我便帶著她有一搭沒一搭的下田工作,但也是今年如此長時間跟著農夫工作,我才真正體悟出「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的意涵;雖然每年都會有購物週年慶,但透過年年的週年慶購物活動,讓我體會到的卻只有「再買一樣的東西就要把手剁掉」的感嘆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