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呱呱墜地後,會接觸一連串外在環境刺激,促使器官發展,但如果不適當的環境或教養,可能造成孩子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往後的發育有不少影響。如果發現孩子有感統失調問題,您一定要繼續看下去,看看如何改善它?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統的重要性
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執行整合能力,正常擁有感覺統合的孩子可以接收並整合來自環境帶來的感覺訊息,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然後做出適當的反應。一開始接觸不會立即有正確良好的反應,而需要透過不斷接觸、大人的教導帶領,經由無數次修正後才能達成。
感統對於年幼孩子為什麼很重要?因為人類在生活過程中會接觸到非常多信息,例如材質的觸感、重量、大小,食物的酸甜苦辣、冷熱燙等等,如果沒有良好的感覺統合,很容易在接觸環境的過程中產生危險。也因此孩童在這段快速發展期間,必須藉由各種感覺輸入,認識並學習動作跟反應控制。
現代兒童感統失調原因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童會出現感統失調原因呢?主要有下面三個因素:
1. 先天因素
有些孩子是因為疾病或遺傳導致感統失調,而母親在懷孕期間如果生活作息不好、時常生病、抽煙喝酒,或者是胎位不正、安胎臥床時間少等原因,也可能會造成孩子有先天性感統失調的問題。
2. 環境因素
現代出生於都市的小孩,生活環境跟空間相較與以往都顯得狹小很多,而且也幾乎都待在室內居多,讓他們接觸戶外空間、發展大動作感覺刺激的機會減少。沒有了這些練習機會或經驗,自然就容易會有感統失調問題。
3. 教養因素
亞洲人教導孩子的方法通常比較保守,比較不像西方國家從小就讓孩子自由發展;再加上少子化,長輩對於孩子就更加保護,例如餐餐都餵孩子吃飯、幫他們揹書包提東西、抱著他們走路、侷限孩子的活動範圍等,這些「過度保護、過度溺愛」的教養行為都容易讓孩子失去動作練習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感統失調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