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裡行間的微歧視──帶著意識看世界
單親只是為了符合社會及法律定義,不見得帶有污名或標籤,但結合著整個學校社會把單親家庭特殊化──就像這份表單的選項──實在讓人難以信任,這樣的提問背後存在著怎樣的歧視?
單親只是為了符合社會及法律定義,不見得帶有污名或標籤,但結合著整個學校社會把單親家庭特殊化──就像這份表單的選項──實在讓人難以信任,這樣的提問背後存在著怎樣的歧視?
每每談到「性教育」,家長都會豎起大耳、提出各式各樣的「個案問題」,希望獲得讓自己安心的答案,在我看來,多數問題都回歸「尊重」本質──日常生活中自我練習尊重他人,為孩子示範尊重彼此──基本上就已能回答多數家長心中疑慮了。
在性別意識抬頭的時代,公開談論性別議題已成顯學,甚至是社會進步象徵,身為重度韓劇迷,我這兩年就常在保守的韓劇裡看到穿插同性議題的橋段,或是女權覺醒的主題,台灣戲劇節目則是更早之前就在同志議題上有所琢磨。
當媽咪含辛茹苦的哺育寶寶,卻需要遮遮掩掩在隱密的地方餵乳,這件事情的確令人相當沮喪。在育兒這條路上,媽媽們需要的是心理上的鼓勵讚賞以及實際上的支援,請多點包容和想法的進步,讓我們以行動力支持哺乳媽媽的權利。
生理期的不便影響了許多女性,但既衛生用品『月亮杯』的出現,撇除傳統衛生用品,還能揮別經期帶給女性生活不便即不舒服的感覺,擺脫傳統的悶熱束縛更響應環保。 下次當我們還在用傳統衛生用品時,不妨考慮最環保的月亮杯吧!
不要期待著不可知的未來,生命是流動的也有時效性,只有存在於當下好好把握現在的每一刻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