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就學的九零年代,寫作文或是自傳時,很常看到同學寫出「動如脫兔,靜如處子」這樣的形容語句。在那個言不由衷、被限制寫作規範的年代,我懷疑有多少人能理解「靜如處子」的意義;直到現在邁入中年,我開始練習收歛──透過靜心冥想,自己與自己相處,此時才發現:不論是外在環境、私領域生活,或是個人特質,「靜」是一件多麼難得的品質。我說的「靜」,不僅僅是沒有聲音,而是連同思緒都平靜,真正應證了儒家經典《禮記》中所提到「定靜安慮得」的進程,唯有先定靜才能得,如同茶湯沉澱後,茶葉才能慢慢落在杯底,濾出澄澈的茶汁。
因著我進入人生更開悟的階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安靜的時間,也因此需要孩子的體諒。女兒已經10歲,有足夠的溝通能力,於是我們約定好,晚上八點後是我的冥想時間,請她安排可以自己處理的活動,直到睡前,我們互不打擾。剛開始,女兒很不能適應「安靜」的環境與一個不說話的媽媽,但隨著我堅持定靜的規律,她逐步也發展出自己的”Me Time”(獨處時間),原本時間管理很鬆散的女兒,為了要趕在我的冥想時間前跟我分享每日趣聞及日常溝通,不但開始練習處事的優先順序,連口語能力也增進不少──因為要減少廢話,爭取最有效的溝通機會。而八點之後,原先很難自在獨處的孩子,好奇地跟著我練習各式瑜伽動作,有時也學我安靜地閱讀,如此執行了半年,現在女兒不但養成閱讀習慣,我覺得欣慰的是,因為獨處的練習,讓她成為一個更懂得自我負責也尊重別人的人。
相較儒學發達的遠古時期,如今是個更紛擾的時代,安靜也成為更難得的特質。今年初秋,帶著女兒到宜蘭太平山走高山步道,來到台灣第一條寧靜步道──翠峰湖環山步道,這座靜謐森林因為少有人車雜音,行走其中,常常只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及腳步聲,此時若有遊客喧嘩,反而更突顯其突兀的音量;這就像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心靈上)夠安靜,就更能意識與分辨何為外在雜音的干擾、何為自己內在的聲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