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初的全台大地震,由於正逢清明連假前夕,不但影響許多人的假期計劃,東海岸的觀光產業也是一遍哀鳴。雖然嘉義並非重要災區,甚至可以說影響甚小,但基於風險控管原則,我家原訂與登山好友於連假期間到阿里山眠月線登山野營的計劃也因此取消,女兒非常不甘願卻也無奈接受,因為「山永遠都在」,即使因此損失部分時間及金錢成本,也不需要冒不必要的險。
這十多年來,我從事的休閒運動項目,越來越接近大自然,也因此充滿更多不確定性,尤其帶著小孩一起活動,對遊憩的風險控管特別留心。同時,我也觀察到很多送孩子參加大自然活動的家長,本身並不熱衷也不熟悉野外活動,因此對於大自然的變化或風險相當陌生或有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常見的就是台灣冬季吹東北風,即使山下沒有下雨,到了山上很容易因風一吹就淋成落湯雞(雨衣一定要帶),或是參加高海拔活動,不理解何謂洋蔥式穿著,於是給孩子穿太多或穿得不夠暖,都是時有耳聞、讓人搖頭的狀況。即使帶領團隊的嚮導或老師於行前再三提醒,都仍會到了現場才發現「穿登山鞋溯溪(應穿雨鞋)、備用水準備不足(1000cc不嫌少)」等基本缺失。
以常理判斷,嚴重地震後,土質會因此鬆動,若是遇上春夏常見的午後雷陣雨,更大大增加山崩或落石機率,跟損失二天假期相比,我誠然認為生命更可貴!無獨有偶,地震後隔天,阿里山、玉山等國家公園管理處也都紛紛貼出公告表示,雖然沒有災損,路況正常,但也因落石不斷,並不建議山友急著在地震過後上山,玉管處更罕見地嚴肅於臉書貼文,以「這世界並不存在絕對的安全,安不安全其實是相對的」為主旨,回覆許多不斷傳訊詢問「此時上山是否安全」的登山客。「山永遠都在」──這句流行於登山社群的話,此時更加貼切,確認安全無虞再前往不是更無後顧之憂嗎?
朋友讀完玉管處貼文說:「這篇貼文堪稱行政單位回應大眾的模範!此時就是該拿出人民褓姆的魄力啊!」我則是聯想到孩子的登山課,領隊老師常常耳提面命:「每個人狀況不同,請依照自己能力與耐受度,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與裝備,在山上,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而不是像旅行團一樣全數交由領隊負責。」雖然某些家長認為這是在撇清責任,但我的親身經歷卻真是如此,我甚至常提醒孩子及其同伴,在山上走路不要手牽手,在海裡不要嬉戲,我們能負責的就是自己的每一步伐與呼吸,不讓人連累也不拖累他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