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動靜_親子關係

快樂最重要|人生意義並非建立於外在價值,而是懂得自愛、自賞、自信

吾家有女初長成,同樣近青春期,別人家的女孩兒是開始注意保養、打扮、買潮流服飾,而我家女兒卻是瘋迷於田徑場、山野間奔跑。當我們一同逛百貨公司時,她總是直搗運動潮牌店,央求我買帽T、短褲、球鞋──我小時候若是這樣,鐵定被我媽唸「都沒有一個女生樣」!

上個月的期中考,我女兒拿了有史以來最低分的成績單回家,我爸身為家中最重視學業成就的家庭成員,當然不會錯失機會好好檢討小孫女成績的機會,當他發現我女兒的考試成績不如他預期,數學甚至還不及格,大為震驚與緊張,苦口婆心地對孫女曉以大義:「不要參加那麼多課外活動,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成績好以後才有出息。」此時,我女兒不蘊不火地回答:「才不是咧!快樂才最重要!」我在一旁聽得膽戰心驚,想這小妮子果真進入叛逆期了,何時變得這麼大膽,敢跟阿公嗆聲,而且說得還真有道理!然後,我爸一時語塞,轉而挑戰女兒的價值觀:「那不讀書,妳會什麼,以後要做什麼(工作)?」小孩不加思索地、舉起手指一個個數:「我會素描啊!還會游泳、潛水,跑步也很厲害。」平常看似非常沒自信的青少女,這時候居然有點中二病地、侃侃而談自己的優勢與興趣,而我爸則是翹鬍子瞪眼地搖頭不語!

我不宜加入這場口舌之戰,但卻暗自欣賞吾家叛道之女,竟可以早早了悟人生的意義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價值,而是發自內心的自愛、自賞、自信。記得女兒小時候,曾經因為無法獲得老師的讚美或任何有形的獎項而哭泣,她說:「我要怎麼才能得獎?老師都說要很棒的小孩才能拿獎品!」那時候她才幼兒園,我心想,那麼小的孩子就已經開始自我否定了嗎?她甚至還沒遇到人生難以跨越的坎啊!現在就已經不知所措了嗎?我越想越覺得事情大條,於是從那時開始,我便有意無意傳達一個觀念:「真正的『棒』,是自己覺得『自己棒』,是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也知道自己做不到什麼,別人的看法都是暫時的,自己的『棒』才是永遠的!」

如此耳提面命了好幾年,有一次,聽到女兒跟好朋友對話,兩個女孩兒正在討論學校八卦,突然聽到女兒說一句:「反正我覺得自己很棒,我覺得自己很厲害比較重要!」這時,我心裡突然湧上一股暖流,原來所謂的三觀就是這樣型塑出來的啊!

常聽很多大人語露擔憂地說,「不能讓孩子太驕傲,不能太自滿,不然不會進步。」我常心裡大翻白眼地想,在漫長的人生裡,始終挫折多過順遂,也深知每個成功者歡笑的背後,是用多少眼淚堆疊而成,即使看似幸運的人生勝利組,也有不可言說的痛苦與煩腦;當一個人可以看見自己的美好,這不是一件令人激賞動容的美事嗎?與其為他人煩腦,何不也開始欣賞自己呢!

延伸閱讀

分享文章

推薦閱讀